当前位置: 首页>>合作交流>>学术讲座>>正文

储氢材料和燃料电池作为能源存储技术的开发

发布人:曾艳  发布时间:2017/12/20 16:00:00   点击:

报告题目(中文):储氢材料和燃料电池作为能源存储技术的开发
报告内容简介:2017年可以说是中国氢能燃料电池的元年。氢能被认为是未来碳中性社会的一种最终解决方案。将来的一个设想便是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备得到氢,氢供给燃料电池反应,得到电、热和水,清洁而无污染,并且可以通过氢的存储解决电力能源难以大规模高效存储的难题。但是,这中间的一个关键要解决的技术是储氢,因为通常室温条件下,氢是气体,气体体积能源密度较低,所以希望能找到一种高效低廉的储氢技术。 在此报告中,邵博士将主要分享讨论他在十多年的储氢材料开发研究中的一些原创性的结果,包括最早在镁基纳米颗粒材料研究中指出5纳米以上吸氢热力学不随纳米尺度降低而改变(2004年);报道了目前最低的镁基材料吸氢温度(零下15度);通过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验证了体心立方结构间隙型氢化物中氢与氢之间距离不能小于2.1埃的半经验性规则;首次成功获得NaCl型结构,并具有目前间隙性氢化物中最低金属占据比(隐含高动力学高吸氢量的可能性)合金吸氢物体系;以及最早提出的Mg/MgH2-SOEC/SOFC-氢耦合工作的大型电站式储能体系概念(2011年)。
报告人姓名:邵怀宇 博士
报告人简介(中文):邵怀宇博士分别在2000年和2005年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以及美国教育协会举办的通用电气基金爱迪生杯技术创新竞赛全国第1名。20057月到20093月,邵博士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任博士研究员。20094月开始到德国马普煤炭所作马普博士后。20115月到20167月在日本九州大学碳中和能源国际研究所任独立助理教授。20168月开始任职于澳门大学Fast-track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氢与燃料电池能源存储技术的材料和系统的开发研究。 迄今为止,邵博士已在Nano Energ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JPCC, Nanotechnology等材料工程领域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篇,SCI论文引用次数约900次,h因子19 (Scopus)。在国际学会场合发表口头报告约50次,在Gordon学会、美国化学学会(ACS)、欧洲材料学会(E-MRS)、世界氢能技术大会(WHTC)等著名国际学会等著名会议作邀请报告超过30次。参与组织了美国化学学会、美国理论以及应用力学年会、中国成都首届世界青年学者融合论坛等著名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论坛。邵博士为Nature Communications, Nano Energ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30多个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从2011年起,邵怀宇博士被邀请成为罗马利亚国家高等研究机构项目申请的国际评审人。
报告人单位(中文):澳门大学
报告时间:2017-12-27 09:00
报告地点:宝山校区材料学院B520报告厅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材料学院
联系人:李谦
联系方式:021-56338065


上一篇:金属材料的组织解析
下一篇:电脉冲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