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纳米技术突破冶金瓶颈
发布人:曾艳 发布时间:2018/11/05 10:00:00 点击:
报告题目(中文):利用纳米技术突破冶金瓶颈
报告题目(英文):Breaking Metallurgical Barriers by Nanotechnology
报告内容简介:高性能的金属材料在能效和众多应用的系统性能等提高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冶金学中传统的制造方法在进一步提高金属性能方面遇到了瓶颈。各种功能材料中引入纳米组元可以获得超常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但很长时期以来纳米颗粒在熔融金属中的弥散和稳定遇到了挑战,阻碍了含纳米颗粒块体金属的规模化制备。纳米颗粒的自分散和稳定的机理提出使得成功实现了纳米颗粒在多种金属中的均匀分布并获得前所未有的性能。邀请报告将从科学和技术多方面讨论纳米技术如何用来突破冶金技术壁垒,实现金属材料前所未有的微纳米组织控制和性能调控。这种纳米技术将为冶金学创立加工/制造新领域提供颠覆性的方法,从而推动金属材料满足社会在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
报告人姓名:Xiaochun Lin (李晓春)
报告人简介(中文):李晓春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机械和航空航天工程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两个系的雷神讲座教授(Raytheon Endowed Chair),加州智能制造中心、美国能源部清洁能源智能制造创新研究所首席技术负责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和国际纳米制造学会的会士。他2001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的Jiri Tlusty杰出青年工程师奖,2008年获得美国铸造学会的Howard F. Taylor 奖。主要从事先进的材料加工和制备科学的交叉领域,如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纳米材料的凝固纳米加工、增材制造、激光纳米/微米材料加工和制造、加工系统集成等。 李晓春教授是世界上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凝固纳米加工理论和实验领域的开拓者。传统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受限于部件的尺寸和复杂结构,而李晓春教授团队突破了熔体金属中纳米颗粒的自分散和稳定化技术,为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而发展了金属纳米复合材料铸造的专门技术,相关成果2015年底,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
报告人单位(中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智能制造中心、美国能源部清洁能源智能制造创新研究所
报告时间:2018-11-12 09:30
报告地点:宝山校区东区材料B楼520会议室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国际部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
联系人:宋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