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钛高炉渣的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研究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6/08/09 11:04:02 点击:
报告题目:含钛高炉渣的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本报告在实验室研究了含钛高炉渣的粘度、熔化性温度、表面张力、表面粘度、TiO2在炉渣中的活度等进行了测定;并在理论上利用共存理论模型对CaO-SiO2-TiO2-Al2O3-MgO五元渣系TiO2的活度进行了研究;利用非牛顿流体的理论对含钛高炉渣的泡沫化机理及其与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微波与高钛高炉渣之间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作用机理。具体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对于含钛高炉渣的粘度问题,在实验室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了不同炉渣二元碱度、TiO2含量、还原程度以及TiC、TiN等高熔点物相对炉渣的粘度和熔化性温度的影响;应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采用旋转法测定熔渣粘度时,测头转速对熔体的作用范围以及应用在非牛顿熔体测试中的基本原则;对不同TiC、TiN浓度时粘度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胶体化学中的Einstein公式讨论了含钛高炉渣中,固相颗粒对粘度的作用,发现固相粒子与熔渣粘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遵从Einstein公式,提出了此类熔渣是“类胶体”的概念。并由此探讨了TiC、TiN的分散形态对炉渣变稠的影响。
报告人姓名:白晨光
报告人简介:白晨光教授1992年6月至1993年6月国家教委国际合作司工作;1995年9月至1997年7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冶金及材料科学系作访问学者;1995-2015年先后出任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冶金及材料工程系副主任,冶金及材料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材料学院党委书记;重庆大学人事处处长;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现在出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为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重庆市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化分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名誉理事、重庆市首批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等国家级项目项、部省级项目。主要从事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及新材料制备;计算机在冶金中的应用;微波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现代冶金技术基础研究等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EI检索40余篇,参编专著一部。申请专利24项,其中获权13项。
报告人单位:重庆大学
报告时间:2016-08-17 14:30
报告地点:日新楼401